前幾天,本人的一篇文章——《銷售人員的“進化”與“轉型”》引起了一些銷售人員的關注,特別是那些需要“轉型”的銷售人員。通過跟一些銷售人員的郵件溝通,筆者發現,這些需要“轉型”的銷售人員,大多是在銷售生涯中遇到了一些問題,甚至是職業生涯的瓶頸。但在《銷售人員的“進化”與“轉型”》中,筆者所表達的主要內容,只是基于讀《發財日記》的一些感想。談了兩個方面:一是“進化”;二是“轉型”,而且,內容基本是大致的想法和思路,并沒有具體的操作性。現結合自己的營銷工作和銷售人員溝通的情況,試圖專門闡述一下銷售人員的“轉型”問題,希望對遇到職業生涯瓶頸和有更遠大理想的銷售人員有所幫助。
以下摘錄一個有代表性的銷售經理郵件:
蔣老師:
你好~~
看了你的文章:《銷售人員的“進化”與“轉型”》,忍不住給你發個郵件。
你寫的文章,對我的發展很有意義。
作為銷售人員,我一直苦悶,我的未來在哪里?
上學的時候,我怎么不會想到,我去做銷售,一晃五年過去了。畢業后,迫于生活的壓力,做了銷售,一個學文科的人、曾經內向、不善于和人打交道的人,做這一行有多大的挑戰。說實在話,我不怎么喜歡這個職業。
偶然進了一家體外診斷試劑的生產企業,被派往杭州做業務。遇到好領導,指點提攜,1年后調往北京做渠道,3年后公司讓我做區域經理,之后,我離職了(公司薪資政策很不穩定,我不愿意在北京一直發展,不喜歡北京那個擁擠的城市)。
回老家了,為了生活,仍舊是做體外診斷這一行,只是換了個公司。新的單位,是一個論資排輩的地方,我又從基層看干起。一年又過去了,工作重復且乏味。
可以說,困惑一直伴隨著我,我不知道未來是什么樣子。讀了很多書,也問了很多人。
我們這個行業,業務員的出路大體有幾個:
1、繼續做銷售,做職業銷售人員。
2、自己出來單干,只是醫院現在回款太差,經手的人太多,前期需要墊資很多。
3、做培訓,當我們行業的培訓講師。
4、轉行做其他。
都說男人不要輕易轉行。可對于以上的出路,前3條我都不愿意做。我的一些朋友,也有想自己做的意思。可實在找不到那些項目。我也一直在尋找合適的項目而未果。我期待的項目,1.應該有點技術含量 2.前期投入不能太大 3.回款要好,哪怕利潤低點。
你的對策:
第一,行動起來,不要等待。我是想行動,可是實在想不到做什么好。
第二,出路存在于工作之中。我對我們這個行業興趣不大,因為醫院回款實在是個大難題。
真想自己做點事,做自己的事業,請求高人指點,我下一步該怎么做?
河南 XX
可以這樣說,在銷售生涯中,遇到這樣的困惑和迷茫不在少數。以上這位銷售經理的職業生涯,還算是成功的,從業務員到銷售經理,盡管經歷了五年時間,但還是得到了鍛煉了提升。“進化”方面在這里就不說了,值得一提的是,他在銷售工作中遇到了愿意提攜自己的好上司,這是他的福氣,對很多銷售人員來說,真是可遇不可求。
因為郵件交流,條件所限,筆者做了這樣的回復:
XX:
你好,多天以前就收到了你的郵件。這段時間一直忙于公司的事情,再加上世界杯,經常看球賽,所以,沒有及時回你的郵件,請見諒。
看得出來,你在工作中或者說職業生涯中,遇到了一個很大的瓶頸,說實話,這也不是壞事,與其十年、八年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情,還不如改變一下。很多人都會面臨你這樣一個階段,我自己也碰到過,而且連續兩年都在迷茫失落,自怨自艾;幸好,現在我走出來了,公司現在也正在籌建中,馬上可以開張了,呵呵。
沒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,只要你喜歡,只要你擅長,不要太緊張,心理壓力過重,緊張兮兮很難干成事情了,輕松一點。
改變,一直要改變,否則,生命就沒有意思了。
那么,怎樣改變?
首先,一定要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。喜歡,并不見得是“一見鐘情”,就像談戀愛一樣,需要培養感情的;
其次,要找到自己擅長的事情。同理,擅長的事情也不是一出生就是這樣,也需要培養自己的能力,鍛煉自己,但你會發現,在某些事情上,你會比其他很多人做得更出色,這就是“擅長”;
第三,你不喜歡銷售或者準確的說,是不喜歡醫院的銷售,你認為很難,那我告訴你,其他行業的銷售一樣的,俗話說:條條蛇都會咬人。你要問自己:我盡力了嗎?想了辦法了嗎?盡了最大的力量了嗎?找到規律了嗎?如果都試了,還是不行,那就是不適合。該換一個工作或者行業了。換什么?還是那句話,自己擅長的,喜歡的。如果你善于總結,善于演講,可以轉型為培訓師,可能有點難,但事情都是這樣,都需要盡最大努力,才會有收獲的,沒人天生就會演講的。
最后,你決定不選前三項,那就要轉型,如果還很年輕,可以有選擇的機會和條件。但要靜下心來從頭開始,需要有長遠的打算、目標和企圖心,否則,還是一樣。
至于說到自立,自己干,最需要的不是項目,而是你做好了準備沒有,有沒有下定決心,再就是要有一定的資金和心理承受能力。
以下是我寫的一篇文章,談創業的,也許對你有所啟示:《創業者成功開店的精髓:3招1式》
幾種轉型類型
①被迫型。對90%以上的銷售人員來說,轉型是被迫型的。大都是在這個行業或者這個崗位干了好幾年,甚至雨10幾年,但還是沒有任何的提升,甚至是看不到任何的希望,每天都在重復著一樣的事情。主要是兩種典型的情況。
第一種情況:郁悶不得志,“運氣”不好。
舉個快銷品的例子,一年基本是這樣過的:每年“三板斧”,第一板斧:年初鋪貨;第二板斧:渠道活動和旺季終端;第三板斧:消費者促銷活動。三板斧之后,就打完收工了,等著第二年的“三板斧”。這樣年復一年,市場沒有任何的起色,重復著前一年的節奏了內容,久而久之,經銷商、廠家、終端、業務人員就習以為常了,不會再去想其他的方法。就算個人想,也得不到廠家、經銷商和終端的配合。
銷售人員最怕的是沒有任何業績,這樣下去,看不到任何希望和前途,大多會選擇走人,極少數會繼續耗下去。
第二種情況:不適合做銷售。做了很多年,還是沒有感覺,對本職的銷售工作沒有什么心得和體會,更沒有總結提升,每年等、靠、要,不主動想辦法,尋找突破。這種人是不合適做銷售工作的典型。
②主動轉型。有遠大的志向,有更好的選擇。主要也有兩種情況。
第一種:轉型為相關的工作崗位。如營銷崗位,培訓、策劃等等。有的銷售人員,在銷售崗位上做了好幾年,發現自己在營銷、市場上的作為比在業務層面能有發現空間,更能施展自己的才華,會選擇轉型做市場部門或者培訓方面的工作。這并不是說他不適合業務,而是他更喜歡和更擅長做其他而已。
第二種:創業自立。多年的銷售生涯,有的人是早有打算,而有的是在工作中發現了很好的機會,對那些有準備和有勇氣的銷售人員來說,是可以試試創業的。
當然還有其他原因,比如年齡增大,家庭、個人等原因,也會去創業或者轉行做其他。
怎么成功轉型
先說“戰略”和認識部分,也就是觀念。
找到喜歡的工作。前面大致也說到了,要成功轉型,首先要分析一下自己在銷售工作中:盡了最大努力了嗎?不喜歡這個工作,是真的深層的,還是一種假象,抑或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做法?這些都需要對自己做一個深刻的剖析。
你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嗎?“喜歡”,在這里,并不是那么表面化的“喜歡”,而是將其作為生命中與影相隨的事物,形影不離的時候,還要喜歡。很多時候,我們喜歡一種事物或者工作,是將其作為一個業余愛好,有時間喜歡一下,沒時間可能就忘記了。這不是筆者所說的那個“喜歡”,充其量是大家的“葉公好龍”罷了。
找到擅長的工作。什么是擅長,就是干一個事情,你比大多數人做的更好。而不是什么時候你都做得最好,因為那樣很難。
對于銷售人員職業生涯的前三年,大都可以去找“喜歡”的,“擅長”的,去實驗,去證實。
再說戰術部分,也就是操作。
不要成天在家苦思冥想。盡管學而不思則罔,但思而不學則殆,“殆”是什么意思?“殆”就是“疑惑、迷茫”的意思。所以,總是想會迷糊,會覺得沒有出路。
《發財日記》之所以有價值,就是叫我們走出去,在工作中尋找機會。
如果你要轉型去做營銷,即市場部的相關工作,那就不要再猶豫,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。
第一,能在實踐中總結形成自己的觀點,而不是照搬書上的理論;也不是按照自己的市場經驗照搬。
第二,考慮問題,著眼點要站在整個企業的層面,而不是某個市場年、某個產品上;銷量和品牌,短期和長遠的辯證關系。銷售部門埋怨市場部門高高在上,不熟悉市場的實際情況,制定的營銷方案只會紙上談兵,瞎指揮;而市場部門也不服氣,說銷售部門眼光短淺,為了蠅頭小利違背公司的營銷戰略,破壞公司的長遠市場健康和發展••••••
第三,角色轉換,能站在銷售和營銷的兩個緯度進行業務和市場的協調,推進。一般來說,企業的銷售部和市場部也會經常發生“觀念”的沖突,這樣的“戰爭”我們在企業中經常見到,每次主管營銷的副總召開年度的營銷大會,市場部和銷售部必然會爭得不可開交,最后變成了“批斗會”、“訴苦會”。
第四,發揮自己對市場敏銳感知,并將其提升為科學的操作方案。
銷售和市場雖然不可分割,但如果對于轉型的銷售人員,幾乎是難以“調和”的一對矛盾,因為本身側重點不一樣,銷售部門有短期的業績壓力,而市場部門要對企業的市場、品牌等長遠指標負責,這就造成市場部門和銷售部門溝通起來很難了,因此要做好準備。
如果你要轉行,創業自立。那試試以下的方法。
以下文字摘自本人近期文章《創業者成功開店的精髓:3招1式》
分析一下自己適合創業還是很有必要的:有一定的經驗、資金、心理承受能力;再加上對繼續打工提升自己已經沒有什么“驚喜”,那么你就是適合創業的了。
一要有適合的項目,也就是在這一行業中有核心的要素你能掌握,比如人脈,否則,一旦進入像無頭蒼蠅一般,哪能成功;二對這個行業有充分的了解,知道這個行業的關鍵特質和盈利模式,比如靠那幾點可以盈利等;三能夠承受短期不盈利的不利局面,即使虧損,在資金上也能承受,換句話說,你至少有大部分的自有資金;最后,不要想一下就做到設計、生產、銷售一條龍,先盈利生存下來才是最合理的方式。
店鋪開在哪里?即專家所說的“選址”。但筆者認為首次創業的人不一定要“大而全”,不用進行全方位的調研、規劃、品牌宣傳等等。道理很簡單,你承受不起。那些所謂的戰略、品牌是發展中的事情,憑空設想的戰略和品牌是“空中樓閣”,是鏡中花、水中月。沒有見過哪個沒有銷量支撐的大品牌、大戰略。
根據筆者的經驗,對初次創業的人來說,采取“跟隨選址”的策略是比較合適的。不要只在乎租金,覺得租金低風險就很小,其實也未必。如果將選址定在了一些非商業區的社區和街道,就算租金很低,盈利能力又有幾何?況且,你所做的產品和你的店鋪本身就沒有什么知名度,更不用說形象了,在這些地方,你要聚集人氣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資金。
為什么很多產品或者品牌要進大商場、百貨公司或者全國的連鎖零售商;而另外一些品牌卻可以開獨立的實體連鎖店?除了行業的特性外,最主要的是品牌的消費群體大小所決定的。如格力空調,可以不進國美、蘇寧,憑借自己的品牌影響力可以獨立開店,但很多品牌卻是做不到的。因此,筆者覺得,對于初次創業的人,或者個體開店者,借助商圈的力量和成熟商場的力量是最優的選擇。
雖然,開店時的成本會比較高,但回收成本的時間可以遠遠縮短,一段時間來看,其成本的壓力也會變小,而不是變大。這主要得益于商圈和商場的人流量,而人流量大小,憑借一個小店的力量是非常難以控制的。在未來的一段時間,無形中就降低了開店的風險。
做什么產品?很多人都會說,要做大品牌,做區域代理、做加盟商等等,這些是最好的方式嗎?絕對不是。很簡單,大品牌是不會讓你做的,因為要有資金實力、經營管理和運營能力,這些,創業者未必有,或者說絕大一部分肯定沒有;區域代理也是一樣的道理。做加盟商呢?加盟連鎖最大的好處是不用擔心貨源、店面形象和裝修的問題;但最大的弊病是:盈利能力不高,且沒有自主權,品牌永遠都是別人的,也就是變相的給別人打工,沒有自己的品牌。而且在合作的過程中,也很容易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,最近幾年,連鎖業迅猛發展,但質量卻參差不齊,比如連鎖店總部方面的政策變化,區域管理變化,合作方式變化或者是由于經營不善不做了等等。這時,突然要自己獨立運營和管理就會措手不及,一切打回原型,便要從頭開始。
關于行業的問題,不能一概而論,首先要選自己熟悉的,不熟悉的行業不做。其次,要知道怎么進貨,也就是貨源的渠道,這個是小店經營的核心。如果你先想到要怎么去注冊公司、招兵買馬、買設備生產線,那么,很遺憾,你沒有把握開店的精髓。如果你知道小店的進貨渠道其實也不復雜,要考你的眼光,要不厭其煩的進行比較和選擇,那么恭喜你,你已經邁出了成功開店至關重要的一步。